第(2/3)页 这时,卫国平又提起了周老师说起的燕大毕业后的梦想。 于敏憧憬道:“我的梦想就是能留在燕大,当个大学老师就满足了。” “当老师?”卫国平完全无法理解于敏的想法。 他如此千辛万苦考进燕大,难道就是为了当个教书匠? 徐向东撇了撇嘴,不屑道:“于敏,我告诉你吧。燕大的毕业生只要不是自己犯傻,都会有个好前程的。你就算没有从政的兴趣,找个待遇好的国企也是一点问题都没有,赚的多活还少,比当个教书匠好了不知道多少倍。” “是吗?”于敏呆了呆,问道。 “那是当然的,我给你说……” 卫国平身为京城脚下的大院子弟,对里面的门道门清,大概给于敏讲了一下,对方就心动了。 于敏点了点头,笑着道:“去国企好啊,旱涝保收。” 他又对着徐向东问道:“那你呢?” 徐向东充满自信的回答道:“这还用问,当然是去美利坚了!” 高知家庭背景,长相白净,见解独到,热情自信……无论从哪个角度看,徐向东都是真正的天之骄子,即便是在燕京大学集合了全国杰出人才的地方,也是站在金字塔尖的那一小撮。 可就是这么一个优秀的人才,却将美利坚当成了人生梦想和最终目标。 卫国平也认同他的说法:“美利坚是民主和自由的过度,国力强盛、科技领先、经济发达、人民的福利也非常好,只要去了美利坚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。” 接着,徐向东和卫国平又向两个“土包子”科普美利坚的强大和富裕。 姜玉楼只是“呵呵”了两声,什么都没有说,他也不能告诉几人,美利坚并非想象的那么好。 只是他一个在农村生活了十八年的土包子,从哪里了解美利坚的好坏? 现在还是中美蜜月期呢,从官方到民间,还听不到说美利坚坏话的。 后世去美利坚已经很容易,虽然依旧有很多家庭会想办法移民美利坚,赚刀乐,花刀乐,过上资本主义的奢靡生活,但是不像这个年代的许多高知,把美利坚奉为毕生的追求。 对于后世之人而言,徐向东的理想确实幼稚,还有一些可笑,不过他很清楚这并非简单的“崇洋媚外”,是时代的问题,1979年,高考才恢复三年,改革开放不到两年,中美刚刚建交,许许多多的新鲜事物给予年轻人物质和精神上的冲击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