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一九四章 揭晓谜底-《怒海覆清1852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  华族在建立之初,便以自耕农作为自身的统治基础。自耕农们一旦拥有了充足的农田,便能爆发出巨大的生产力。

      随着物质基础的不断提升,他们生育的意愿也会变得极为高涨。故而,在华族的家庭中,生育五个以上孩子的情况屡见不鲜。很少有家庭仅仅生育一两个孩子。

      照此速度发展下去,只要一二十年的光景,华族的人口便将突破十亿大关。而当下,全世界的人口加在一起也不过十几亿。众多洋人的有识之士已然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一点,他们纷纷撰写大量关于华族威胁论的文章,极力营造出一种对华族的恐惧仇恨氛围,同时还不间断地对本国的民众进行洗脑,妄图使他们更加仇视华族。

      在这样复杂而又艰难的外交环境下,容闳的工作变得异常棘手。

      他只能困守在几个相对友好的中欧国家,平日里出门之时,都不得不带上大量的安保人员,以防不测。

      在最近的一段时间里,他一直隐匿在胡光镛的庄园之中。这座庄园位于慕尼黑的郊外,原本是一座防御严密的城堡。庄园里的仆从皆是从华族本土带来的,忠心耿耿,为容闳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的避风港。

      “胡掌柜的,还是你清闲自在啊,无需抛头露面便能将工作处理妥当。哪像我们这些外交官,动辄便成为他人发泄不满的对象。”容闳一边品着香茗,一边向胡光镛抱怨道。

      胡光镛却只是淡然一笑,云淡风轻地回应:“所以我这辈子注定只能做个为他人打工的掌柜,而容先生您却能够在庙堂之上大展宏图。”

      “嗨,人这一辈子啊,所做的选择当真至关重要。一旦走错了岔路口,人生的轨迹便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。若不是有元首的引领,我或许会在家乡沦为一个被人唾弃的二洋鬼子,被视作异类,又怎敢奢望成为一名外交官呢?”容闳感慨万干地说道。

      “呵呵,可不是嘛。我又何尝不是如此呢?像我们这种无根漂泊的商人,最终的归宿更是难以预料。不过这并非是我们个人的选择,而是华族已然开辟出了一条康庄大道,而我们恰好有幸目睹,进而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这条路。”胡光镛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坚定与感慨。

      “胡先生说话听起来文绉绉的,倒更像是一个饱读诗书的读书人呢。”容闳笑着打趣道。

      胡光镛并非是在卖弄文采,实则是在巧妙地铺垫。他轻轻为容闳续上一杯茶水,继续说道:“容先生,元首所规划的这条道路,不光是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,还需引领更多的人一同前行。你可知,北边的那位铁腕先生前些日子来找过我了。”

      “哦?”容闳顿时露出了饶有兴致的表情。

      按常理而言,他身为华族的公使与全权代表,这些政治人物若有要事相商,理应先与他接洽才是。所以,听到胡光镛提及此事,容闳难免感到惊讶。

      他深知胡光镛是元首的心腹之人,与国内的通信渠道同自己一般畅通无阻。那么,会不会是元首授意对方前来与自己商议何事呢?这个谜底,唯有胡光镛自己方能揭晓。.

    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