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刘守成当了三十多年的公安,他给铁民下的定义,肯定比普通人有份量。 刘冬梅见赵虹一脸懵,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,又担心说错了话,给铁民带来麻烦。 “出啥事了。”刘冬梅满嘴的酒气,赵虹想到了酒后乱性一说。 “小周喝酒了吗。”赵虹不能直接说明,刘守成所提出的指控。 “他连饭都没吃,就出去了。”刘冬梅的话,让赵虹紧悬着的一颗心落下来。 周铁民没有喝酒,就排除了他酒后乱性的可能。随之另一种可能,又让赵虹为铁民担忧了。 铁民可能趁刘冬梅喝醉了酒,占了她的便宜,那样,性质就更加恶劣了。 “你俩……”赵虹清了一下嗓子,琢磨着该怎样表达她的来意。 “我是他未婚妻。”刘冬梅主动表明身份。 这样一来,她就有充足的理由,睡在铁民的炕上。 赵虹瞪大了眼睛看着刘冬梅,忍不住问上一句:“你知道谁叫王丽吗。” 刘冬梅愣住了。 她机械地点点头说:“那是我哥以前的女朋友。” “你俩在一起多长时间了。”赵虹发觉自己的问话不够严谨,不能说在一起,应该是建立恋爱关系。 她下意识地摇摇头,说建立恋爱关系也不准确。 周铁民几天前去开结婚介绍信,前后不到一周时间,就换女主角了,这也太随便了吧。 “我明白您的意思。”刘冬梅来个脑筋急转弯,替赵虹表达心意说:“您想知道我跟铁民好多久了,对吧。” 赵虹稍一点头,心里画出一个问号:难不成周铁民脚踩两只船。 “咱俩认识时间不长,感情发展的挺快。”刘冬梅给赵虹留下一个先入为主的悬念。 不知道别人怎么看这事,赵虹听了,当时头就大了。 现在的年轻人也太豁得出去了,认识没多久,就敢跑人家来住,而且,人家还有女朋友,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程度。 “你爸知道你们的事吗。”赵虹是个聪明人,她从刘冬梅只言片语中,已经大体了解到事情的来龙去脉了。 “我和铁民,就是他撮合的。”刘冬梅实话实说。 赵虹与铁民不算熟悉,只是彼此见了面,打一声招呼而已。但是,关于铁民的为人处世,她早就有所耳闻了。 好小伙谁看了都喜欢,当父母的都想把自家的适龄女儿,嫁给这样的人。 我们不能说赵虹先知先觉,通过她与刘冬梅的一番对话,就准确无误做出了判断。 因此不难看出,赵虹是个明事理的人。 上文说过,当时的铁路运输环境十分简陋,经常发生人身伤亡事故。 赵虹作为机关普通工作人员,每到这时候,都会被领导指派,去做工伤职工家属的安抚工作。 久而久之,她练就了一双慧眼。 刘冬梅从没见过这种阵势,她又有一颗好奇心。 赵虹不会无缘无故来家里,跟她打听与铁民的关系。她想到了铁民在屋里擦澡,被刘守成撞见时的情景。 她问道:“赵姨,您为啥要打听这些事。” 赵虹笑着看刘冬梅,觉得有必要把刘守成去单位所说的话,告诉刘冬梅。 刘冬梅的回答,是最好的证词。 “你爸下午去单位,把铁民给告了。”赵虹重点强调了刘守成可能喝醉了。 刘冬梅一听就火了。 刘守成在周家的表现,已经让刘冬梅尤其又恼了,他竟然又闹到铁民单位去了。 刘冬梅脱口一句:“他凭啥告我哥呀。” “凭……”赵虹话到嘴边,还是没敢把刘守成所说的话,原原本本告诉刘冬梅。 她转念又想,既然刘冬梅对这句话如此反感,就说明刘守成的话,有言过其词的嫌疑,赵虹笑着说:“这个你最好回去问你爸。” “我这就回家去。”刘冬梅当时就急出汗了。 铁民到现在还对她带搭不理的。她爸为了铁民光屁股搓澡,就闹到单位去,等于给铁民制造借口,把她撵出周家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