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零三章:苏子由禁佛!皇帝大怒,苏长歌出手!【8K大杯】-《弟,你再闯祸,哥哥我就要篡位了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也就在这时。

    老皇帝的声音响起。

    “赵御史,你刚才所言有些过了。”

    “苏状元是为我大晋训练士卒,他连此事都不知道,何来胆怯一说?”

    说完、

    老皇帝看着台下群臣,出言道。

    “苏尚书上表禁佛有理,秦相之言亦有可取之处。”

    “佛法误国,对江山社稷有害。”

    “如今既然那夷狄僧人想与我大晋儒生辩法,那就借此机会,让儒生当众批驳其害,然后再行禁佛一事,名正言顺。”

    老皇帝答应了托托木辩法的请求。

    对于苏子由提倡禁佛。

    他并不反对。

    因为佛教对大晋而言无半点益处。

    但现在只是一场辩法罢了,也确实没必要大惊小怪,畏之如虎。

    难道我大晋千千万万饱读诗书的儒生。

    还比不过一个夷狄僧人?

    更何况要是赢了,也可借此机会打击蛮夷威势,之后谈判更有底气。

    就如此,伴随老皇帝的声音落下。

    御史虽然心有不满,觉得陛下偏袒苏长歌,只是说一句怯战,就要站出来维护,但他也知道,这对理学而言是个机会。

    随即,御史躬身作揖道。

    “陛下圣明!”

    声音响起。

    文武百官都跟着一起行礼。

    ......

    时间一晃。

    随着儒佛辩法一事敲定。

    皇都城内,很快就搭建好了一处高台。

    慧贤盘腿端坐于上,口中诵念佛经,引来无数凑热闹的百姓围观。

    “发生什么事了?”

    “陛下降旨,让我大晋读书人与台上夷狄僧人辩法,批驳其法。”

    “就这?夷狄僧人算什么东西。”

    “怎么可能辩得过儒生。”

    “没办法,夷狄僧人自不量力,蚍蜉撼树,主动请求辩法。”

    台下的百姓们指指点点,议论纷纷。

    也就在这时。

    附近一处阁楼内聚集了十几个儒生。

    严院长也在其中。

    “为师说的要领你们记住了吗?”

    “记住了!”

    儒生们自信满满的答道。

    见状,严院长点点头,他对与夷狄僧人辩法这事格外看重。

    自苏长歌来到太学院以后,就像天上的太阳,压的理学根本喘不过气来,各种对付他的手段,反倒助他增长声望。

    而如今。

    苏长歌避而不战。

    他理学正好可以借此来反压心学一头!

    随即,他挥了挥手。

    “既然如此,你们去吧。”

    “记住,专攻夷狄之法的弊端,咬住忠孝二字,便可立于不败之地。”

    “而且就算败了也无妨。”

    “但一定要记住夷狄僧人说的每句话。”

    严院长开口叮嘱。

    他虽然不觉得夷狄僧人有多厉害,但还是做好了首辩失败的准备。

    闻言,众儒生纷纷点头称是。

    然后朝台上走去。

    “儒生张敦之。”

    “听闻夷狄之法无君无父,不知忠孝仁义,可否为真?”

    一个三十出头的儒生上台问道。

    慧贤闻言,淡淡一笑。

    “我佛乃弘善之法,于君曰仁,于臣曰忠,于父曰慈,于子曰孝。”

    “岂能称为无君无父,不知忠孝?”

    慧贤开口。

    “那你们为何劝人出家离世?”

    儒生再问。

    “南无阿弥陀佛。”

    “众生皆苦,我佛慈悲,欲度苍生成佛,消解一切苦难...”

    慧贤做拈花指,出言解释。

    不多时,这名儒生便被说的哑口无言,掩面走下台。

    严院长脸色略沉,但还好只是首战,又做足了心里准备,所以也没有太过恼怒,思索失败的点后便让下一人接上。

    只是并没与坚持太久。

    就又败退下来。

    一人,两人,三人....儒生上台间隔的时间越来越长,败下来的人越来越多。

    严院长的脸也越来越阴沉。

    之后的数日。

    理学儒生一个个挑战慧贤。

    但皆以失败而告终。

    不过其实也并非理学儒生差。

    而是慧贤来大晋传法,早有准备,研究了很多儒学的东西。

    但他们对佛法却只有粗浅认识。

    就像是无头苍蝇,辩法的重点无非就忠孝之道和夷夏之辩上。

    同时,儒家一般不与人辩法,毕竟圣贤道理就摆在那,顶多是争执对圣贤之言理解,现在突然被佛门搞这么一下。

    从未与外教辩法的儒生瞬间懵逼。

    .......

    朝堂上,因辩法屡屡失利。

    气氛变得无比沉闷。

    此刻,老皇帝心中很是不爽。

    看着下面的丞相,当时扬言理学必胜的御史,及一众理学儒生。

    他不由升起一股火气。

    平常说理学多好多好,乃是圣人学问,治世安民无往而不利。

    结果现在连个夷狄僧人都辩不过。

    反倒让对方声势大振!

    朕要你们这帮废物有何用?

    憋着口气的老皇帝,目光落在丞相身上,淡淡出言道。

    “秦相,你此前言夷狄之法不足为惧,而今辩法已过三日,数十名儒生上台,却无一人胜过那僧人,你怎么看?”

    声音响起。

    秦辅的脸色微微一变。

    我怎么看?

    我能怎么看?还不是看理学那帮废物,成事不足败事有余!

    本来是想借此机会压苏子由一头。

    顺带拉理学门徒一把,毕竟自己和他们算是同舟共济,但谁想到这帮废物,整整三日,竟连一个夷狄僧人都辩不过!

    对此,秦辅心里也气。

    但没办法。

    谁这个时候都能踩理学一脚。

    唯独他不能去踩,否则就是掘自己的根基,徒惹人笑耳。

    随即,秦辅硬着头皮出言道。

    “陛下,臣以为,非是我大晋读书人不行,而是那夷狄之僧有备而来。”

    “仓促之下应战,难免大败。”

    秦辅开口,推诿责任。

    但老皇帝并不想听这种没意义的话。

    他现在想要的,是如何辩赢佛门僧人的办法,扬大晋之国威。

    “那现在如何办?”老皇帝沉着脸看向秦辅,语气陡然升高,说道:“难道就坐视夷狄僧人在我大晋耀武扬威吗?!”

    声音响起。

    文武百官皆低着头不说话。

    苏子由则在心中窃喜。

    还好自己机智,早就言明长歌没有空暇,所以没掺和到这茬子事里面。

    正想着。

    秦辅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。

    “陛下,臣举荐一人,定可以对付夷狄之僧,驳斥佛门歪理学说!”

    秦辅高声喊道。

    话音落下。

    苏子由突然有些不好的预感。

    “何人?”

    老皇帝投去疑惑的目光。

    “臣举荐,苏尚书之弟,苏长歌!”

    秦辅振振有词的喊道。

    此言一出。

    文武百官微微一愣,显然没想到对方会举荐苏长歌去辩法。

    但很快,他们就想明白了缘由。

    秦辅这是祸水东引啊!

    理学输的一塌涂地,再嘴硬也没用。

    现在让苏长歌去辩法。

    一旦输了,那就是理学和心学两败俱伤,大家都不如佛门之法。

    若是苏长歌赢了,对大晋自然是好事,而且理学大儒并没有站出来,完全可以辩解说是不想以大欺小才让苏长歌出手。

    而此时,苏子由自然也想到这些。

    霎时心中升起一股火气。

    为了弟弟,也顾不上什么规矩,直接开怒喷道。

    “好一个举荐!”

    “秦辅,辩法一事乃你所倡!”

    “本官曾竭力劝阻。”

    “但尔等理学腐儒皆觉得夷狄之僧不足为惧,甚至讥讽吾弟怯佛避战。。”

    “现如今,尔等被那僧人辩的哑口无言,理屈词穷,眼见不敌对方,反倒想让吾弟出手替尔等收拾烂摊子。”

    凭什么?世上可有这样的道理!”

    苏子由火力全开,指着秦辅的鼻子怒骂,唾沫星子都快飞到他脸上。

    声音响起。

    丞相一派官员不少人都低下了头。

    但秦辅却是不甘示弱。

    “什么叫收拾烂摊子?”

    “苏尚书,此次辩法关乎我大晋威望,儒道正统!”

    “令弟苏长歌乃大晋臣民,又深受陛下恩宠,同时也是儒生,理应为国效力,为儒道正名,去与那僧人辩法!”

    秦辅理直气壮的说道。

    听到这恬不知耻的话,苏子由更怒了。

    “去你玛德,说的那么好听,你理学大儒难道是泥塑的不成?”

    “你们怎么不去辩法?”

    “你们难道不是大晋的子民吗?”

    苏子由怒声质问道。

    “严儒年迈,身体抱恙。”

    “而且以大儒身份去对付一个小小的胡僧,就算赢了也惹人不齿。”

    秦辅不急不缓的开口解释。

    闻言,苏子由硬了,拳头硬了。

    恨不得上去给这老货几拳。

    跟我扯抱恙?

    你们不敢上就不敢上,扯那么多有的没的,糊弄谁?糊弄陛下?

    正想着,一道威严的声音响起。

    “肃静!”

    老皇帝开口,喊停了两人。

    他心中也有些烦躁。
    第(2/3)页